中心动态
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马杏垣先生:“野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第一课堂”

https://mp.weixin.qq.com/s/v5ffFAHJSfcD99HiStfpGw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文博部 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稿时间:2024-08-05 浏览次数:

今年是周口店实习站建站70周年,也是马杏垣先生诞辰105周年。我们从《百年党史中的地大红色故事》一书中摘录了有关章节,以此纪念马杏垣先生对建设周口店实习基地的重要贡献。

马杏垣,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地质学院、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副院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岩石圈动力学和地震地质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马杏垣

(1919年5月25日-2001年1月22日)



“马蹄”踏遍祖国山河

1919年,马杏垣出生于吉林长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小学刚毕业的马杏垣不得不流亡关内,先后就读于河北昌黎汇文中学和天津南开中学。日本侵略下的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难与家破人亡、颠沛流离之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一批革命青年和进步人士到达抗日大后方的重庆。当时马杏垣在思想上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他以“马蹄”为笔名在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上发表一幅表现八路军战士的木刻画,表达他投身革命、为国奉献的坚定信念。

1938年,南开中学毕业班师生合影(四排右八为马杏垣)

1938年,马杏垣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他怀着一颗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振兴中华的爱国之心,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他选择就读地质学这个面向实际的专业,以实现让“马蹄踏遍祖国山河”、报效国家的美好理想。在校期间,马杏垣成为党的外围组织“群社”的发起人,不仅成为该社墙报的两名主编之一,也成为该社木刻研究会的主持人,将木刻作品作为当时最流行的革命斗争武器,宣传爱国思想,积蓄革命力量。

宣传革命的同时,马杏垣也不忘读书的初心,他是当之无愧的尖子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受孙云铸、袁复礼、冯景兰、王恒升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熏陶,马杏垣养成了注重实践、一丝不苟的优良学风。大学毕业后,仍然留任西南联大当助教。1945年抗战胜利,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费留学,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

1948年8月,马杏垣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当他获悉人民解放军就要解放全中国的消息,毅然放弃国外良好的研究环境和优厚的待遇,返回阔别三年的祖国,担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从此投入到为新中国培养大量地质人才的教育事业。

马杏垣1948年爱丁堡大学博士毕业论文封面



“要树立为国家富强、

为地质事业发展而奋斗的理想”

1952年,党中央筹备成立北京地质学院。马杏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北京地质学院的筹建工作,担任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勘察系副主任。

随着北京地质学院的日益发展,他先后任教授、教研室主任、副教务长和副院长等职。虽然他一直担任领导职务,却仍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培育新一代的构造地质学人才而辛勤耕耘。

1952年,任命马杏垣为副教务长文件

1960年,马杏垣将普地教研室的构造组、地貌及新构造组与地史教研室的中国区域地质组,合并成立了中国区域地质教研室,新开课程“中国区域地质”教学,组织一批年富力强的骨干老师参与这门课程教学为满足普查专业“中国区域地质”课堂教学需要,他组织年轻教员和学生到全国各地采集教学标本,亲自教授“构造地质学”课程,主编《构造地质学基础教程》,编制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教学用图,并通过教学相融方式,组织老师和学生共同编写《中国区域地质》教材,该教材1963 年由工业出版社出版,至今仍然是高校大地构造学的主要教材。由于中国区域地质教研室的突出表现,被评为北京市的先进集体。

马杏垣常说,“我们办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首先要注意学生的政治素质,要树立为国家富强、为地质事业发展而奋斗的理想。” 他教导学生们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构造地质学家,首先必须掌握辩证唯物的构造观和方法论,这样才能驾驭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的构造现象,才能在研究中国地质时防止出现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他既创立了一系列的优秀教学思想,还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始终重视实践。

1960年,马杏垣(右五)指导师生编写《中国区域地质学》和编制“中国大地构造图”



亲自选址周口店教学实习基地

1953年,马杏垣亲自选址地质内容丰富的周口店作为教学实习基地。1954年3月,学校成立地质教学实习委员会,同年建立周口店实习站马杏垣、池际尚带领学院第一批师生到周口店实习,共同对房山侵入岩体相带划分和原生构造提出了新见解。马杏垣最早命名了“164背斜”、“太平山向斜”。1955年,马杏垣任周口店实习站总领队,确立了周口店野外构造地质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训练方法。

五十年代,周口店实习基地大门

师生在周口店实习基地开展野外实习

“野外是地质科学的第一实验室,野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第一课堂。”这是马杏垣教学的一贯主张。他身体力行,经常和学生一起跑野外,组织多次不同比例尺、以不同地质内容为重点的地质填图和调查,亲自教授学生绘制地质图与地质剖面图的方法,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位学生的野外记录本,学生有记录不到位、字迹潦草或画的地质剖面图不符合要求等情况,就会被要求重新跑野外、重新做记录。他常告诫学生说:“野外记录是写论文的基础,马虎不得。”

1955年,马杏垣带领师生开展生产实习

1978年,马杏垣(左一)与学校教师在野外进行地质考察

马杏垣指导教师对西山构造开展基础性研究

“群山是我师,我是群山友。”马杏垣的名言激励着一代代地质人在实践中探索地球奥秘,不断攀登自然高峰、科学高峰、人生高峰。

周口店实习站师生合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年教师“摇篮之旅”

70年来,周口店实习站培养了47位院士、4位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十几万地质人才。马杏垣先生亲自选址的周口店教学实习基地已成为我国地学优秀人才开展地质工作的起点、锻造地质品格的熔炉,是名副其实的“地质工作者的摇篮”。



来源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文博部
编辑 | 焦思勤

审核 | 尚东光 王俊芳



https://mp.weixin.qq.com/s/v5ffFAHJSfcD99HiStfp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