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行走的课堂:在野外实习中强化高质量人才培养

http://voice-cug-edu-cn-s.webvpn.cug.edu.cn:8118/info/1032/23256.htm

来源:地大新闻网 作者:霍少孟 陈俊男 王焱 刘彦娇 陈波 陈涛 发稿时间:2023-08-18 浏览次数: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霍少孟 陈俊男 王焱 刘彦娇 陈波 陈涛)暴雨过后,天气逐步晴好,周口店实习也转入了正轨,师生们比往日更加忙碌。教室里,一部分同学在奋笔疾书整理野簿,一部分同学在描图作画。北京往东三百多公里,在渤海湾的北戴河实习站,第一批开展地质认知实习的师生刚刚结束实习,新一批的师生又开启了他们的地质“初恋”。

近期,我校有一批指导老师在各个野外实习基地辛勤付出,他们专注教学,关心学生,在野外教学中不断思考,持续探索,寻求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在实践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张鹏飞:用严谨细致打造探索式的野外课堂

张鹏飞是资源学院2021级基地班的带队老师,今年是他第一次指导周口店实习。作为曾在周口店实习过的地大学子,他深知此次实习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花大力气搜集和钻研资料,下苦功夫开展备课和教学,积极打造探索式的野外课堂,努力提高同学们的野外实践能力。

为了弄清房山岩体形成过程中发育的各种地质现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张鹏飞搜集了大量资料信息,同时去野外实地踏勘验证、加深理解,最终借助系统的相图理论,给同学讲解房山岩体不同相带出现结构差异的原因。专业、负责、温暖是同学们对他的评价。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重点和询问同学们掌握的情况,用精炼的话语将野外现象的形成机理解释到位。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同学们发现和探讨了很多新的认识,这些新认识也成为同学们开展科技创新立项的选题。

谈及本次实习,张鹏飞说:“周口店是我成长的摇篮,15年前的实习奠定了我坚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15年后来周口店带班,感触到为人师者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担当。未来,我要持续向前辈们学习,传承好‘摇篮’精神,潜心育人,专注科研,为国家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地质工作者。”

万军伟:寓教于乐,融学于趣

万军伟是环境学院周口店实习队带队老师,自2006年以来,他就在周口店参与野外教学工作。作为一名老教师,如何做到“寓教于乐,融学于趣”是他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他经常说:“要更好地适应当前学生的需求,最重要的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在实习过程中,他在教授学生基本地质知识、带领大家认识地球的同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授地球科学的奥秘,带领大家了解背后的科学道理。他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室内到野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走进地球直至探索地球。他说:“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学生学得快乐,老师也教得快乐”。

由于暴雨的影响,今年有两条野外路线被冲毁,万军伟带领学院全体老师外出备课,开辟出新的教学路线,保质保量完成野外教学任务。“队有一老,如有一宝。有万老师在实习队,我们非常安心。”环境学院实习队队长王伟老师说。多年来,万军伟一直躬耕在野外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以扎实的学识、高度的责任感和教学热情,教育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争做新时代红专能优生态环保铁军。

陈保国:要有一双“地质人的眼睛”

时光匆匆,工程学院的陈保国作为北戴河实习指导教师已有9年的时间。这9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虚心学习,刻苦钻研,从一个半路出家的学员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员。

在野外,他引导学生们带上“地质人的眼睛”,寓教于乐,结合课堂上的知识,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并描述现象,总结规律。不仅仅局限于地质理论知识,陈保国也将实习路上的地质现象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为同学们未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激发同学们对工程专业的热情。夏天的秦皇岛时而骄阳似火,时而突降暴雨,恶劣的天气环境也给实习带来了诸多挑战。碰到有同学感冒,陈保国会到宿舍走访慰问,同时,为有疑惑的同学讲解路线中涉及的知识,一遍遍直到班级所有同学都弄清弄懂。“咱们是一个集体嘛,一个也不能掉队。”

实习只有短短14天,但是实习路上的收获却能让同学们回味一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陈保国带领同学们走过一条实习之路,也带领同学们走过一条智慧之路,在这条路上,知识装满了同学们的背囊,地质的魅力走进了同学们的心房。

唐启家:打造带有爱国教育的实习路线

地球物理学(北戴河)实习包含地震观测、重力测量等内容。到了野外目标区域后,“带上精密的仪器、选好合适的测点、采集正确的数据”是每个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必经之路,也是成为优秀科研人员的基础。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唐启家老师遵循“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根据地球物理学实习的特点,在柳江盆地西北开辟新的实习路线,在花场峪村及其周边区域开展地震观测,并在花厂峪抗日纪念馆布设临时地震观测台。完成台站布设及数据采集等相关工作后,他带领学生一同参观纪念馆,在场同学都被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所打动,感受到国家崛起之不易、和平之珍贵。实习最后阶段,利用临时流动地震台阵的数据,同学们成功地刻画出了目标观测区地下的基岩深度变化与地壳厚度,加深了对柳江盆地的地下结构的了解,为此次实习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任建业:在“摇篮”中续写“摇篮”精神

“我就是周口店这个地质‘摇篮’摇出来的”,海洋学院的任建业老师对周口店实习的同学们说。1983年,他考入武汉地质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单文琅教授。而后十年,他陆续在周口店实习基地和北京西山从事基岩构造变形研究和地质学野外教学工作。期间,任建业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了北京西山1:5万周口店幅区域地质调查图,承担了黄山店褶皱推覆构造和鸡场碳酸盐岩顺层韧性剪切带构造研究,参与了褶叠层、剥离断层和岩浆热动力构造的研究,取得“产、学、研”重要成果,多项成果已成为周口店实习站精品地质观察路线。

工作四十年来,任建业从早期的基础构造地质学到盆地能源矿产,再到现在的海洋地质学,获得了诸多教学和科研成果。他表示:“正是经过周口店实习的锤炼、老一辈教师手把手的教导和校训、‘摇篮’精神影响,让我掌握了基本的地质技能和创新思维,塑造了敢于直面困难,勇攀高峰的品格,为我后来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教学和研究方向打下了基础。”

今年暑期,任建业承担周口店野外教学工作,他为同学们深入浅出讲解构造地质现象的同时,加入了发现这些构造现象背后的故事,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努力向学、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精神。

宋小青:用系统的思维研究地理科学

来自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宋小青老师,多年来围绕“人地系统转型、城乡空间治理与国土多功能利用”方向开展野外调查研究,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应用和决策支持研究。

“要坚持用系统的观念研究科学问题。”他在秭归综合地理实习期间,每遇所得,便以驾轻就熟、深入浅出、高密度的知识要点引发学生思考。“探寻地理标志性产品和智慧农业典型标志。”到访郭家坝镇烟灯堡村柑橘示范园,他将当地发展柑橘产业所具备的地理模式款款道来。

“要通过实践与归纳形成科学方法论。”除了讲授人文地理学、国土空间规划课程,宋小青还分管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他常以系统的思维和敏锐的眼光审视教学中的缺憾,分析解剖教学中的利弊得失,从新的高度反思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勇者的心态接受教学新思维、教学新观念的挑战。

近期,我校的野外实习全面开启,从盛夏到中秋,4600余名师生在北戴河、周口店、秭归、巴东四个实习基地开展教学工作。老师们身体力行,与学生同行、同吃、同住、同学习,广大教师在野外教学中教书育人的美好画卷,如同从北戴河的海边吹来的清风,驻足了周口店,最终又吹向秭归和巴东的漫山遍野,向同学们传递着地质人最朴素的品格与坚守。他们用实际行动,探索着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方法,用个人努力,谱写着育人铸魂的篇章。(编辑 孙彦钦 审稿 陈华文)

https://voice.cug.edu.cn/info/1032/23256.htm